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详细介绍
来源与分离特征
形态与生长特征
功能特性
杆状病毒感染特性: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等杆状病毒的易感率达 100%,病毒复制周期约 72 小时(比哺乳动物细胞病毒复制快 30%);感染后 48 小时进入裂解期,释放病毒粒子达 10⁸ PFU/mL,同时启动重组蛋白的高效表达(表达量随病毒复制同步升高)。与 DogL1 细胞的天然病毒感染不同,其病毒受体为 gp64 蛋白(表达量是其他昆虫细胞的 2.3 倍),确保病毒高效入侵。
蛋白表达与修饰:具备完整的真核蛋白修饰系统,可实现糖基化、磷酸化等翻译后修饰(糖基化效率达哺乳动物细胞的 70%),但糖链结构更简单(以高甘露糖型为主);表达的重组蛋白可溶性率达 85%(高于大肠杆菌的 30%),且正确折叠率达 90%(通过圆二色谱验证),尤其适合膜蛋白与复杂结构蛋白的表达(如 G 蛋白偶联受体)。
代谢适应性: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可正常生长(细胞密度达 8×10⁶细胞 /mL),代谢葡萄糖的速率达 5.2mmol/10⁹细胞 / 天,乳酸积累量仅为哺乳动物细胞的 1/5,适合高密度发酵(最高密度可达 3×10⁷细胞 /mL);对氧气浓度变化敏感,溶氧维持在 30-50% 时蛋白表达量最高(低于 20% 时下降 40%)。
重组蛋白表达与功能研究
膜蛋白表达优势:利用 SF9 细胞成功表达多种难表达膜蛋白,如昆虫气味受体(表达量达 250μg/mL,是 HEK293 细胞的 8 倍),通过冷冻电镜解析其与配体结合的三维结构(分辨率 3.2Å);该受体在 SF9 细胞中形成功能性二聚体(通过 FRET 实验验证),而在大肠杆菌中仅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体现其在复杂蛋白表达中的优势(DogL1 细胞因表达量低,不适合此类研究)。
蛋白相互作用分析:通过共表达技术在 SF9 细胞中构建病毒蛋白 - 宿主因子互作模型,发现杆状病毒 IE1 蛋白与宿主细胞 Cyclin E 的结合(解离常数 1.8×10⁻⁹M)可促进病毒 DNA 复制(复制效率提升 3.2 倍);免疫共沉淀结合质谱鉴定出 23 种互作蛋白,为病毒复制机制提供新见解。
病毒学研究与疫苗研发
杆状病毒载体改造:以 SF9 细胞为宿主,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杆状病毒,通过荧光强度监测优化病毒载体(插入 CMV 启动子后表达量提升 4.5 倍);该改造载体可高效转导哺乳动物细胞(转导效率达 70%),成为基因递送的安全工具(无致病性)。
亚单位疫苗生产:在 SF9 细胞中表达禽liu感病毒 HA 蛋白(表达量达 180μg/mL),经纯化后免疫小鼠,中和抗体效价达 1:1280(保护率 90%);与 DogL1 细胞的病毒培养疫苗相比,亚单位疫苗安全性更高(无病毒复制风险),且生产周期缩短至 14 天(传统方法需 28 天)。
生物制药与工业化生产
治疗性蛋白生产:利用 SF9 细胞悬浮发酵生产人干扰素 -α,产量达 2.5g/L(是 CHO 细胞的 3 倍),且比活性达 1.8×10⁸ IU/mg(与天然蛋白一致);该生产工艺通过 GMP 认证,生产成本降低 40%,已用于 veterinary 抗病du药物研发。
生物农药开发:构建表达 Bt 毒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在 SF9 细胞中大量生产病毒制剂(病毒滴度达 10¹⁰ PFU/mL),田间试验显示对小菜蛾防治效果达 95%(持效期 14 天),比化学农药减少环境污染。
优势:
蛋白表达量高:与 DogL1 细胞的生理功能导向不同,其重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哺乳动物细胞,尤其适合低丰度蛋白的规模化制备,降低研究与生产成本。
培养成本低:无需 CO₂培养箱(27℃恒温即可),可适应无血清悬浮培养,大规模发酵成本仅为 CHO 细胞的 1/3,适合工业化生产。
安全性优异:杆状病毒对脊椎动物无致病性,表达产物无病毒污染风险,生物安全性高于动物源细胞系(如 DogL1)。
局限性:
蛋白修饰差异:糖基化等翻译后修饰与哺乳动物存在差异(如缺乏唾液酸修饰),可能影响部分蛋白的体内活性(需体外修饰弥补)。
瞬时表达特性:重组蛋白表达依赖病毒感染(裂解性),无法建立稳定表达细胞系,连续生产需反复感染(DogL1 细胞可稳定表达)。
部分蛋白不适用:对含复杂二硫键的蛋白折叠效率低(如抗体片段),表达量仅为哺乳动物细胞的 1/2。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详细信息请联系我们。
产品咨询
相关产品
型号:BY-1488
型号:BY-1488
型号:BY-1488
型号:BY-1488
Copyright©2025 上海乾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41625号-7 sitemap.xml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