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Z-88大鼠乳腺癌细胞系
SHZ-88大鼠乳腺癌细胞系在乳腺癌研究领域应用广泛,凭借其贴近临床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成为探究乳腺癌发病机制、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实验模型,为乳腺癌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细胞工具。
细胞特性与来源背景:该细胞系源于 Wistar 大鼠的乳腺癌组织,经原代培养和纯化获得。细胞形态多为上皮样,呈多边形或短梭形,胞质丰富,细胞核大且染色深,核质比高,可见多核细胞,核分裂象易见。细胞以贴壁方式生长,排列紧密,呈铺路石样分布,传代后 24 小时贴壁率约 92%。倍增时间约 28 小时,连续传代 45 次后仍保持稳定的染色体核型。乳腺癌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 19(CK19)等表达阳性,细胞纯度达 96% 以上,无微生物污染,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科研应用价值:在乳腺癌发病机制研究中,SHZ-88 细胞高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和雌激素受体(ER),可模拟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激素依赖过程,为解析相关信号通路提供了理想模型。药物筛选方面,该细胞对临床常用药物的反应与临床肿瘤相似,经药物处理后,细胞存活率随药物浓度升高而降低,可用于评估新药物的抗乳腺癌活性。在侵袭转移研究中,Transwell 实验显示其具有较强的侵袭能力,能穿过人工基底膜,可用于探究乳腺癌浸润性生长和转移的机制。此外,将 SHZ-88 细胞接种到大鼠乳腺脂肪垫可构建原位乳腺癌模型,成瘤率高,肿瘤生长特性与人类乳腺癌相近,为体内实验研究提供了便利。
培养与保存规范:培养需使用含 10% 胎牛血清的 RPMI-1640 培养基,添加抗生素以预防污染。培养环境为 37℃、5% CO₂的恒温培养箱,湿度保持在 95% 左右。培养基应每周更换 2-3 次,确保营养充足。传代时,先吸去旧培养基,用 PBS 清洗细胞 2 次,加入消化液,37℃孵育 2-3 分钟,待细胞变圆脱离培养瓶壁后,加入含血清的培养基终止消化,轻轻吹打制成细胞悬液,按 1:4-1:6 的比例接种到新的培养瓶中。冻存时,选用含 20% 胎牛血清和 10% DMSO 的 RPMI-1640 培养基作为冻存液,将细胞浓度调整为 1×10⁶-5×10⁶个 /ml,分装到冻存管后,经程序降温盒梯度降温至 - 80℃,次日转入液氮长期保存。复苏时,将冻存管从液氮中取出,迅速放入 37℃水浴中融化,离心去除冻存液后,接种到含新鲜培养基的培养瓶中,24 小时后更换培养基。
SHZ-88 大鼠乳腺癌细胞系以其稳定的生物学特性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在乳腺癌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推动乳腺癌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详细信息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