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L/C-E小鼠胚胎细胞系
BABL/C-E小鼠胚胎细胞系在胚胎发育研究领域有着重要意义,凭借其保留的胚胎期细胞特性,成为探究胚胎早期发育机制、细胞分化规律及相关疾病发生根源的优质实验模型,为发育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细胞工具。
细胞特性与来源背景:该细胞系来源于 BALB/c 小鼠的早期胚胎组织,经原代分离、纯化培养后建立。细胞形态呈现典型的胚胎细胞特征,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质饱满,细胞核大而圆,位于细胞中央,核仁明显。细胞生长方式为贴壁生长,排列较为密集,在培养过程中常呈现集落状分布,传代后 24 小时贴壁率可达 92%。核心参数表现良好:倍增时间约 18-22 小时,连续传代 30 次后仍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40 条染色体,XX 性别决定);胚胎细胞特异性标志物 Oct4、Sox2 免疫荧光染色呈强阳性,细胞纯度达 94%;经严格检测,无细菌、真菌、支原体及病毒污染,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科研应用价值:在胚胎发育机制研究中,BABL/C-E 细胞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可向多种胚层细胞分化,如向中胚层分化时,brachyury 表达量显著升高,为解析胚胎早期细胞命运决定机制提供了理想模型。在细胞分化规律研究方面,该细胞系对不同诱导因子反应敏感,在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时,神经特异性标志物 β-Ⅲ tubulin 表达量明显增加,24 小时内可达基础水平的 3.5 倍,适用于探究细胞分化的调控网络。此外,在相关疾病发生根源研究中,BABL/C-E 细胞可模拟某些先天性疾病的细胞异常变化,为研究疾病的胚胎期起源提供了重要工具。
培养与保存规范:推荐使用含 15% 胎牛血清的 DMEM/F12 培养基,添加 1% 非必需氨基酸、0.1mM β- 巯基乙醇及 1% 抗生素混合液预防污染,培养环境为 37℃、5% CO₂饱和湿度的恒温培养箱。传代时采用 0.25% 胰dan白酶 - EDTA 消化,待细胞形态变圆、细胞间隙增大时终止消化,传代比例为 1:3-1:5,每 2-3 天传代一次,避免细胞融合度过高(超过 80%)而导致功能异常。冻存液配方为基础培养基 + 10% DMSO+20% FBS,经程序降温后放入液氮中保存,复苏后细胞存活率可达 88% 以上,在 2-3 代内可恢复正常的增殖能力。运输方式可选择干冰冻存管运输或 T-25 培养瓶活细胞运输,收到细胞后应立即更换培养基,观察 24 小时,确认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后再进行后续实验操作。该细胞系仅限科研使用,禁止用于临床诊疗相关研究。
BABL/C-E 小鼠胚胎细胞系以其du特的生物学特性、明确的功能特点及易于培养的优势,在胚胎发育基础研究和相关疾病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揭示胚胎发育奥秘和开发疾病预防方法提供了有力支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详细信息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