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MB-231-RED3人乳腺癌细胞系
MDA-MB-231-RED3人乳腺癌细胞系源自人乳腺癌组织,是在经典的 MDA-MB-231 细胞系基础上,通过稳定转染红色荧光蛋白基因构建而成。这一du特的红色荧光标记,使其在乳腺癌研究领域脱颖而出,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技术手段。
在显微镜下,MDA-MB-231-RED3 细胞呈现出典型的上皮样形态,多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细胞之间紧密相连,排列成片状或簇状结构,犹如一张细密的细胞网络。细胞边界清晰,胞质丰富且细腻,胞核大而圆,通常位于细胞中央。作为贴壁生长型细胞,它们会牢牢附着在培养瓶底部,随着细胞不断增殖,逐渐铺满瓶底形成单层细胞层。当细胞融合度达到 70% - 80% 时,就需要进行传代操作,传代比例一般控制在 1:3 - 1:4,传代周期约为 2 - 3 天,以保证细胞持续保持良好的生长活力和增殖状态。
培养 MDA-MB-231-RED3 细胞,需要精心调配适宜的生长环境。常用的培养基为 L-15 培养基,这种培养基无需二氧化碳培养箱即可维持 pH 稳定,特别适合该细胞的生长特性。同时,需向培养基中添加 10% 的胎牛血清(FBS),胎牛血清中富含的多种生长因子和激素,能够有效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存活。此外,将细胞置于 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为细胞提供最适宜的温度环境,确保细胞能够在稳定的条件下健康生长。在培养过程中,还需定期观察细胞状态,及时更换培养基,防止代谢废物积累影响细胞生长。
MDA-MB-231-RED3 细胞系的红色荧光标记,使其在乳腺癌研究中具有du特的应用价值。在肿瘤转移研究方面,科研人员利用荧光成像技术,能够实时、直观地观察细胞在体内外的迁移和侵袭过程。例如,将标记红色荧光的细胞注入实验动物体内,通过活体成像系统可以清晰地追踪癌细胞从原发部位向远处器官转移的路径和过程,为深入研究肿瘤转移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药物研发领域,该细胞系可用于评估抗癌药物的疗效。通过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的荧光强度变化、细胞形态改变以及细胞增殖抑制情况,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药物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效果,筛选出具有潜在治疗价值的药物。此外,在肿瘤微环境研究、细胞间相互作用研究等方面,MDA-MB-231-RED3 细胞系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助力科研人员深入探索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为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详细信息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