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A-EH家鸡胚胎心脏细胞系
GGA-EH家鸡胚胎心脏细胞系作为针对家鸡胚胎心脏组织的特异性细胞模型,在禽类胚胎心脏发育机制、心肌功能调控及心脏疾病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它的建立为深入探究家鸡胚胎心肌细胞的分化规律、心脏节律维持机制以及胚胎期心脏相关疾病的发生路径等提供了稳定的体外研究平台,对禽类心脏疾病防控和胚胎心脏生物学研究意义重大。
家鸡胚胎心脏发育是一个复杂且精密的过程,其心脏作为最早形成并发挥功能的器官之一,对胚胎的存活和发育至关重要。心脏的正常发育涉及心肌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以及心脏结构的逐步形成,任何环节出现异常都可能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等严重问题。传统的整体胚胎研究难以细致观察心肌细胞的动态变化和分子调控机制,而原代心脏细胞培养存在传代受限、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因此,建立 GGA-EH 家鸡胚胎心脏细胞系,成为解析禽类胚胎心脏发育奥秘、推动禽类心脏疾病研究的重要突破口。
GGA-EH 家鸡胚胎心脏细胞系的建立经过了严谨规范的操作流程。选取孵化至 6-8 日龄的健康鸡胚,在超净工作台中无菌取出胚胎心脏组织,去除心bao膜和周围结缔组织。将心脏组zhi剪碎成 1mm³ 左右的小块,用含双抗(青mei素与链mei素)的磷酸盐缓冲液反复冲洗,以清除血液和杂质。加入 0.125% 胰dan白酶 - EDTA 混合液,在 37℃条件下消化 15-20 分钟,期间每隔 5 分钟轻轻吹打一次使细胞分散。收集细胞悬液,经 70μm 细胞滤网过滤后,1000r/min 离心 5 分钟,弃上清,用含 15% 胎牛血清的 DMEM/F12 培养液重悬细胞,接种于明胶包被的培养瓶中,置于 37℃、5% CO₂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原代培养。培养初期,每 24 小时更换一次培养液,待细胞汇合度达 75% 时进行传代,目前该细胞系已稳定传代至 45 代以上,细胞活力保持在 85% 以上。
该细胞系呈现典型的心肌样形态,部分细胞呈短梭形或多边形,排列较为密集,胞质丰富且有光泽,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部分细胞可形成肌管样结构,具有一定的贴壁生长能力。生长特性研究显示,GGA-EH 细胞在 DMEM/F12 培养液中生长状态最佳,相较于单纯 DMEM 培养液,细胞增殖速度提高约 18%;最适培养温度为 37℃,与鸡胚心脏发育的生理温度相符;当胎牛血清浓度为 15% 时,细胞群体倍增时间最短,约为 52 小时。传代至 35 代后,细胞形态和增殖速率无明显变化,核型分析表明其染色体数目稳定(保持家鸡正常的 78 条染色体),遗传背景可靠,仍保留心肌细胞的特性。
在功能特性方面,GGA-EH 家鸡胚胎心脏细胞系展现出丰富的心肌细胞功能。免疫荧光检测发现,细胞高表达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如肌球蛋白重链(MHC)、心肌肌钙蛋白 I(cTnI),证实其心肌细胞属性。该细胞系具有自主节律性搏动能力,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观察到细胞同步收缩现象,搏动频率约为 60-80 次 / 分钟,这对研究心脏节律的产生和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GGA-EH 细胞在受到缺氧、缺血等刺激时,会表现出心肌细胞te有的应激反应,如乳酸脱氢酶释放增加、心肌酶活性变化等,为研究心脏损伤的病理机制提供了理想模型。此外,该细胞系对禽类常见的心脏相关病毒(如禽腺病毒)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感染后会影响细胞的搏动功能,为研究病毒与心肌细胞的相互作用提供了良好材料。
GGA-EH 家鸡胚胎心脏细胞系在多个研究领域应用广泛。在心脏发育研究中,通过对该细胞系进行基因沉默实验,揭示了 Nkx2.5 基因在心肌细胞分化中的关键调控作用;在药物研发方面,利用该细胞系评估了多种药物对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为筛选心脏保护药物提供了依据;在疾病模型研究中,建立了基于该细胞系的心肌损伤模型,用于探究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
作为稳定可靠的家鸡胚胎心脏细胞模型,GGA-EH 不仅填bu了禽类胚胎心脏细胞长期体外培养的空白,更为禽类心脏发育生物学和心脏疾病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推动了家鸡胚胎期心脏疾病防控技术的发展,对提升禽类养殖产业的健康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详细信息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