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
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源自小鼠海马组织,是一种永生化的神经元细胞模型,因保留了海马神经元的核心生物学特性,成为神经科学研究中探究学习记忆、神经退行性疾病机制的重要工具。
作为海马神经元的体外代表,HT-22 细胞具备典型的神经元功能特征。其能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如微管相关蛋白 2(MAP2)和神经丝蛋白(NF),呈现出神经元te有的形态 —— 具有明显的胞体和延伸的轴突、树突样突起,部分细胞可形成网络状连接,模拟体内神经元的突触联系。细胞内存在完整的谷an酸代谢系统,其中谷an酸转运体(如 EAAT1)可调节胞外谷an酸浓度,避免兴奋性毒性损伤,这一特性与海马神经元的生理功能高度吻合。此外,HT-22 细胞能响应神经营养因子(如 BDNF)的刺激,通过激活 TrkB 受体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存活与突起生长,为研究神经元的营养调控机制提供了理想模型。
在体外培养体系中,HT-22 细胞展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在含血清的 DMEM 培养基中,细胞贴壁生长,传代周期约 72 小时,连续传代 50 次后仍能保持神经元表型和功能稳定。与原代海马神经元相比,其克服了原代培养中细胞存活时间短、易污染的问题,且均一性更高,减少了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适合开展大规模、重复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该细胞系的研究价值广泛体现在多个神经科学领域。在学习记忆机制研究中,通过检测 HT-22 细胞中突触后致密蛋白 95(PSD-95)的表达和突触可塑性相关分子(如 CaMKII)的活性,可探究海马神经元在记忆形成中的作用;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利用氧化应激(如 H₂O₂诱导)或淀粉样蛋白(Aβ)处理构建的 HT-22 细胞模型,能模拟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神经元损伤过程,通过检测细胞活力、活性氧水平及凋亡相关基因(如 Bax、Bcl-2)的表达,解析疾病的病理机制;在神经保护药物筛选中,其对中药活性成分或小分子化合物的应答反应,为评估候选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提供了体外评价体系,例如通过检测细胞内谷胱gan肽含量变化,判断药物的抗氧化能力。
此外,HT-22 细胞在突触发生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调控细胞中神经粘连蛋白(N-cadherin)的表达,可观察其对神经元突起生长和突触形成的影响,为理解神经网络构建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随着 3D 培养和共培养技术的发展,HT-22 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共构建的神经球模型,能更精准地模拟体内海马微环境,为解析神经环路功能和开发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靶向治疗药物提供更接近生理状态的研究平台。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详细信息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