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T/17人胚肾细胞系(SV40T基因修饰)
293T/17人胚肾细胞系(SV40T基因修饰)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细胞系是探索生命奥秘、开发创新疗法的重要工具。293T/17 人胚肾细胞系作为经过 SV40T 基因修饰的经典细胞系,以其du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广泛的应用价值,成为科研人员开展各类研究的得力助手。
293T/17 细胞系源于 293 细胞(人胚肾细胞),通过导入猿猴空泡病毒 40(SV40)的大 T 抗原基因(SV40T)修饰而来。1973 年,293 细胞由 Alex van der Eb 首ci从人胚肾组织中分离获得,而 293T/17 细胞因 SV40T 基因的稳定表达,具备了更强的生物学活性。在显微镜下,293T/17 细胞呈扁平多边形,贴壁生长时细胞形态均一,排列紧密且规则,展现出良好的细胞状态。相较于未修饰的 293 细胞,293T/17 细胞的细胞核更大,核质比增加,这与 SV40T 抗原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密切相关。
从生物学特性来看,SV40T 基因的修饰赋予了 293T/17 细胞系诸多优势。SV40T 抗原能够与细胞内的抑癌蛋白 p53 和 Rb 结合,使其功能失活,从而解除对细胞周期的抑制,推动细胞快速通过 G1 期进入 S 期,实现高效增殖。这种特性使得 293T/17 细胞的倍增时间明显缩短,通常仅需 18 - 24 小时,远快于许多普通细胞系。同时,SV40T 抗原能够增强细胞对 DNA 的摄取能力,显著提升外源基因的转染效率。研究表明,293T/17 细胞对质粒 DNA、病毒载体的转染效率可达 80% - 90%,这一特性使其在基因表达、蛋白生产、病毒包装等实验中表现卓yue。此外,293T/17 细胞能够稳定表达多种病毒受体,对逆转录病毒、腺病毒、慢病毒等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为病毒学研究和基因治疗载体开发提供了理想的宿主细胞。
培养 293T/17 细胞需要精准控制培养条件。常用培养基为高糖 DMEM,需添加 10% - 15% 的胎牛血清,以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生长因子和激素,同时加入 1% 的青mei素 - 链mei素混合液防止细菌污染。细胞应置于 37℃恒温、5% CO₂的湿润培养箱中培养,CO₂用于调节培养基的 pH 值,维持细胞生存的适宜环境。当细胞汇合度达到 80% - 90% 时,使用 0.05% 胰dan白酶 - EDTA 消化液处理,轻柔吹打使细胞脱离培养瓶底部,随后按照 1:3 - 1:5 的比例传代至新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由于 293T/17 细胞贴壁能力较弱,传代过程中需避免过度消化,且应选择合适的培养器皿,以保证细胞良好的贴壁和生长状态。
在科研与应用领域,293T/17 细胞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基因研究方面,科研人员利用其高转染效率的特点,开展基因功能验证、基因调控网络分析等实验,通过过表达或敲低目的基因,探究基因在细胞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在病毒载体构建领域,293T/17 细胞是生产慢病毒、腺病毒载体的首xuan细胞系,广泛应用于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的载体研发。例如,在 CAR - T 细胞治疗的研发过程中,293T/17 细胞用于包装携带 CAR 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为 CAR - T 细胞的制备提供关键工具。在蛋白表达与生产方面,293T/17 细胞能够高效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蛋白,包括膜蛋白、分泌蛋白等,为药物研发、抗体生产和基础科研提供重要的蛋白资源。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293T/17 人胚肾细胞系将在更多前沿领域持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生物医药研究迈向新的高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详细信息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