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C-E2G8小鼠腹水瘤细胞系
EAC-E2G8小鼠腹水瘤细胞系,是研究腹水型肿瘤生物学特性与治疗策略的重要模型,由 EAC(艾氏腹水癌)细胞经腹水增殖能力筛选获得,以高腹水产量和稳定的致瘤性著称,在恶性腹水机制研究及药物研发中应用广泛。
来源与背景:该细胞系源自 EAC 小鼠腹水癌的克隆亚株,通过将原始 EAC 细胞腹腔接种于 ICR 小鼠,连续筛选腹水产量高、增殖速度快的细胞群体,经 8 代克隆纯化得到 EAC-E2G8 细胞系。与亲代 EAC 细胞相比,其腹水形成效率提升 40% 以上,腹腔接种后 5-7 天即可产生大量腹水,更适合模拟临床恶性腹水的快速进展过程,为研究腹水瘤的病理生理特征提供了可靠模型。
细胞特性:形态上呈圆形或类圆形,细胞质透亮,细胞核占比大,核质比高,以悬浮生长为主,细胞间易形成松散的细胞团,无贴壁能力。核心特性包括高效腹水形成能力—— 每只小鼠腹腔可产生 6-10ml 腹水,腹水中活细胞浓度达 2×10⁸/ml,显著高于普通腹水瘤细胞系;快速增殖活性,体外倍增时间仅 16-20 小时,腹腔内增殖速度更快,7 天内可导致小鼠出现明显的腹部膨隆。该细胞系高表达 VEGF 和 bFGF 等促血管生成因子,其腹水液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炎症因子,与临床恶性腹水的生化特征高度相似。传代时无需消化处理,直接按 1:5-1:8 比例稀释传代即可,连续传代 40 次后仍保持稳定的腹水形成能力和增殖速率。
培养条件:采用含 12% 胎牛血清的 RPMI1640 培养基,添加防污染试剂预防微生物污染,另需补充 2mmol/L 丙酮酸以维持高效能量代谢。培养环境需维持在 37℃、5% CO₂饱和湿度,每 1-2 天更换一次培养基,确保细胞密度控制在 5×10⁵-5×10⁶/ml 之间,密度过高易导致细胞聚集凋亡。与贴壁生长的肿瘤细胞不同,其对振荡培养适应性良好,80-100rpm 的低速振荡可减少细胞聚集,提高单细胞存活率。腹腔接种时,选择 6-8 周龄 ICR 小鼠,每只腹腔注射 5×10⁶个细胞,7 天左右即可收集腹水,离心后获得的细胞可直接用于传代或实验。
检测鉴定:经严格微生物检测,该细胞系无支原体、细菌、真菌及小鼠内源病毒污染,腹水样本中未检测到异常微生物。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其高表达肿瘤干细胞标志物 CD133 和 CD44,提示具有一定的肿瘤起始能力。染色体核型分析呈现腹水瘤典型的非整倍体特征,存在多条染色体的数目变异,与肿瘤细胞的遗传不稳定性一致。动物回归实验中,腹腔接种成瘤率 100%,腹水产量和形成时间稳定,验证了其生物学特性的可靠性。
应用领域:在恶性腹水机制研究中,EAC-E2G8 细胞系常用于解析促腹水因子网络的调控作用,通过中和抗体阻断 VEGF 等因子的活性,可观察腹水产量的变化,为开发抗腹水药物提供靶点依据。在药物筛选方面,既可通过体外药敏实验评估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也可在腹水模型中评价药物的体内疗效,通过测量腹水体积、腹水中活细胞数及小鼠生存时间,综合判断药物的治疗价值,尤其适合筛选兼具杀瘤和减少腹水双重作用的候选药物。在肿瘤微环境研究中,其腹水包含大量免疫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可用于探索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在腹水形成中的作用,揭示腹水微环境的免疫调节机制。此外,该细胞系还可用于中药提取物抗腹水活性的评价,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腹水提供实验支持。
该细胞系的优势在于腹水产量高且稳定,能为实验提供充足的肿瘤细胞和腹水样本,便于进行生化分析和药物测试。其与 ICR 小鼠的良好兼容性,可减少动物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在教学实验中,也常被用于展示腹水瘤的生长特性和药物干预效果,帮助研究者直观理解恶性腹水的形成过程。
总之,EAC-E2G8 小鼠腹水瘤细胞系凭借其du特的生物学特性,为恶性腹水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搭建了重要桥梁,为开发新型腹水控制策略和抗肿瘤药物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详细信息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