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41 Med人髓母细胞瘤细胞系
D341 Med人髓母细胞瘤细胞系自建立以来,成为探索髓母细胞瘤发病机制与创新疗法的重要研究对象。该细胞系源自儿童髓母细胞瘤组织,凭借其du特的生物学特性,为理解髓母细胞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和开发针对性治疗策略提供了关键模型。
在细胞生物学特性方面,D341 Med 细胞呈悬浮生长,形态多样,常见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细胞间相互聚集形成大小不一的细胞团簇。作为一种具有高增殖活性的肿瘤细胞系,其倍增时间约为 20 - 24 小时,显著快于正常神经干细胞。分子层面,D341 Med 细胞高表达 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该通路的异常激活是髓母细胞瘤发生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Gli1、Gli2 等转录因子的过度表达,促使细胞不断增殖并抑制分化。同时,细胞还表达神经干细胞标志物如 Nestin、Sox2,表明其具有一定的干性特征,这也是髓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易复发的原因之一。在侵袭能力上,Transwell 实验显示,D341 Med 细胞穿过 Matrigel 基质胶的数量是正常脑组织细胞的 6 - 8 倍;将其接种到免疫缺陷小鼠颅内,2 - 3 周即可形成明显肿瘤占位,导致小鼠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成瘤率接近 100%,且肿瘤细胞可向周围脑组织浸润扩散,模拟临床髓母细胞瘤的侵袭特性。
D341 Med 细胞的培养需特定条件。常用含 10% 胎牛血清(FBS)、1% 双抗(青mei素 - 链mei素)和 B27 添加剂的 DMEM/F12 培养基。B27 添加剂为细胞生长提供多种营养成分和细胞因子,有助于维持细胞的干性与增殖能力。培养环境控制在 37℃、5% CO₂的恒温培养箱中。当细胞团簇直径达到 200 - 300μm 时,需进行传代,使用胰dan白酶 - EDTA 消化后轻柔吹打分散细胞,按 1:3 - 1:4 的比例接种,传代周期约 3 - 4 天。新接种的细胞在 6 - 12 小时内开始重新聚集形成细胞团,培养过程中需每天观察细胞团的形态与生长状态,每 2 - 3 天更换一次培养液,同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影响细胞活性。
凭借du特的生物学特性,D341 Med 细胞系在髓母细胞瘤研究中应用广泛。在发病机制研究方面,科研人员利用该细胞系发现,长链非编码 RNA LncRNA - MBP1 可通过调控 SHH 信号通路,促进 D341 Med 细胞的增殖与自我更新;微小 RNA - 34a 则能靶向抑制 Sox2 表达,诱导细胞分化并抑制肿瘤生长。在药物研发领域,D341 Med 细胞系是评估新型靶向药物的重要工具,如 SHH 通路抑制剂 Vismodegib 在该细胞系中的 IC₅₀值为 5μM,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在 D341 Med 细胞荷瘤小鼠模型中,使肿瘤体积缩小约 50%。此外,基于 D341 Med 细胞构建的类器官模型,更真实地模拟了髓母细胞瘤的三维结构和肿瘤微环境,为研究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相互作用及探索联合治疗方案提供了更优平台。不过,使用 D341 Med 细胞系时需注意,长期培养可能导致细胞基因表达谱改变,实验前需通过 RT - PCR 检测关键基因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标志物等手段进行严格鉴定,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详细信息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