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息表型维持策略
低血清培养条件
采用含0.5%-2%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可显著抑制细胞活化标志物α-SMA的表达。实验数据显示,与10%血清组相比,低血清组细胞活化率降低60%-70%,且脂滴保留更完整。
维生素A代谢干预
补充视黄醇(10μM)或全反式维甲酸(1μM),可维持细胞内维生素A储存功能。研究证实,视黄醇处理组细胞脂滴数量较未处理组增加40%,且α-SMA表达量下降50%。
细胞外基质模拟
在培养皿表面包被层粘连蛋白(5μg/cm²)或胶原IV(2μg/cm²),可模拟肝脏Disse间隙微环境。此条件下,细胞伸展面积减少30%,突起数量降低50%,更接近静息态形态。
抑制性细胞因子添加
外源性添加HGF(20ng/mL)或BMP-7(50ng/mL),可通过激活Smad7信号通路抑制TGF-β1诱导的活化。联合使用HGF+BMP-7时,活化抑制率可达85%。
二、活化诱导策略
促纤维化因子刺激
TGF-β1(5ng/mL)处理24小时可诱导α-SMA表达量上升10倍,且细胞收缩性增强3倍。PDGF-BB(10ng/mL)则通过促进细胞增殖,使活化细胞数量增加5-8倍。
机械应力模拟
采用柔性基底拉伸系统(10%应变,0.5Hz频率)处理细胞,可激活YAP/TAZ通路,导致α-SMA表达量上升6倍,且细胞排列方向与应力方向一致。
代谢重编程干预
以葡萄糖(25mM)替代培养基中的丙酮酸,可诱导细胞从氧化磷酸化转向糖酵解代谢。此条件下,细胞活化标志物表达量上升3倍,且ECM分泌量增加50%。
三维培养体系构建
使用Matrigel(5mg/mL)或胶原凝胶(2mg/mL)进行三维培养,可模拟体内纤维化微环境。三维培养组细胞活化率较二维培养组高40%,且胶原合成能力增强3倍。